首页>新闻动态 > 调研报告
山东省社关于春耕备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5-04-07
来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一、总体工作进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供销系统充分发挥社有企业和为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优势,全力做好小麦春耕春管,切实做到生产计划早安排,技术推广早部署,增产措施早落实,技术服务早行动,确保春耕备耕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一)农资供应储备充足。春耕时期是农资需求旺季,为保障农资供应充足,山东省供销系统主动与上游重点农资生产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加大工厂直采力度,全方位、精准化满足春季农业生产用肥用药需求。积极创新农资流通服务方式,充分发挥系统省市县三级农资集采集配网络作用,确保肥料能够及时到村、到店、到户。本年度省社直属企业农资淡季储备规模达17万吨(国储13万吨、省储4万吨),比去年增长了21%。

(二)农业技术指导到位。积极开展春耕春管技术指导服务,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基层社等培训载体,整合联合供销合作社、省市农科院、大专院校等优势培训资源,加大农民社员种植技术、农机运用和农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保证了春耕作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别是持续优化山东供销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功能,上线各类经营服务主体7326个、注册用户4389个、发布供需信息2917条,为小农户和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农机购置、整修准备有序。指导山东省系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住国家“两新”政策机遇,加大先进农业机械购置、整合力度,积极开展农机设备保养、调试和检修工作,对所需机械配件超前储备,确保每台机器都能完好投入使用。目前,全省系统已发展农业服务企业237家,建设运营为农服务中心664处,配备测土设备286套、配肥机327台、植保飞机1513架、烘干设备548台(组),各类农机1万余台(套),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6.4万吨。

二、意见建议

(一)因地制宜创新为农服务模式。发挥供销合作社托管服务优势,持续推广“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全程托管服务”“供销合作社+合作社”等服务模式,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推行“全流程托管”发展模式和“一户一田”改革,将“补丁地”聚成“一块田”,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调整完善农资储备供应政策。一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在资金、市场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作为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的供销合作社承担更多农资储备、保障供应任务,同时适当提高农资淡储补贴标准。二是由国家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为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提供贷款支持,实行封闭式管理,缓解供销合作社资金不足的压力,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物资保障。

(三)加大金融助农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强村贷”“规模化种植贷”“供销农耕贷”等担保贷款服务,充分发挥鲁农担助农贷款担保服务优惠政策,解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开辟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款需求的贷款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灵活确定承贷主体和授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四)加强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服务。在春耕备耕时节,组织公益性农技人员进村入田,开展送科技下乡、助农春耕等活动,通过召开春耕现场会、开展集中宣传、提供手把手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推广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应用,帮助农民科学选种、施肥、除草、灌溉、育苗、除病虫害等,着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加强春耕农资物资方面的保障,实行适当的补助政策,提振农户生产信心。

(五)加强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继续推进市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发展规划、政策咨询、财务管理等辅导和咨询。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鼓励乡村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和回报家乡愿望的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或农民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