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铭记抗战伟史以奋进之态绘就民族复兴新图景
时间:2025-09-03
来源:陇县供销联社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天安门广场上,受阅方队如钢铁洪流般气势磅礴,铿锵步伐踏响时代节拍,嘹亮号角激荡民族豪情。这场庄严的纪念,不仅展现着今日中国的强盛国力,更将一段跨越 80 年的峥嵘历史缓缓铺展 —— 那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奋起抗争的英雄史诗,是镌刻在血脉里的精神丰碑,时刻提醒着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力,始终根植于对历史的铭记与坚守。

回溯 14 年抗战征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军民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主要兵力,累计歼灭日军 150 多万人,却也承受了伤亡 3500 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 6000 亿美元的沉重代价。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是战争留下的深刻创伤,更是中华民族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见证。中国持久抗战的伟大实践,不仅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更以东方主战场的关键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让 “不屈” 二字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鲜明标识。

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引领抗战走向胜利的中流砥柱。从率先吹响抗日号角,倡导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四分五裂的民族力量凝聚成 “同仇敌忾” 的磅礴伟力;到科学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迷茫中的抗战指明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的正确方向;再到深入敌后开辟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践行 “兵民是胜利之本” 的全面抗战路线 —— 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卓越的战略智慧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始终站在抗战最前线,成为亿万人民心中的 “主心骨”。正是在党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找到了胜利的曙光,于绝境中开辟出民族重生的道路。

80 年岁月流转,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但世界并不太平。当前,局部武装冲突频发,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部分国家试图削弱联合国权威、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正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在此背景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阅兵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缅怀 —— 它是中国向世界传递的坚定信号: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胜国,中国始终铭记历史教训,坚守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 “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的承诺。从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到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到助力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纪念胜利,正是为了与世界各国一道,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抗战烽火中浴火重生,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从满目疮痍的战后重建,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跨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十六字方针,始终是我们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

铭记抗战历史,从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凝聚民族复兴伟力,也不仅是缅怀过去的英雄,更需要我们在当下勇担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的 “奋斗者”: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动力;基层干部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为乡村振兴铺路搭桥;青年学生在课堂上勤学笃实,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发展大局…… 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抗战精神为指引,用拼搏实干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章。

在陕西陇县,供销联社党组推动的 “党建引领助农直播” 行动,正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生动诠释。年轻党员化身 “主播”,用 “话筒” 架起服务群众的桥梁,通过直播带货、线上答疑,让深山里的核桃、苹果、花椒等特色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出大山、走向全国;“陇供优选” 电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以直播镜头记录农耕场景,用短视频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描绘出产业兴、农民富、组织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一部手机、一面党旗、一群热血青年,他们传承着抗战时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精神内核,在助农增收的道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让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的誓言落地生根,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80 年风雨兼程,抗战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新征程砥砺奋进,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正传递到我们手中。让我们以铭记历史为初心,以奋进实干为底色,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